欢迎光临蓉驹自由行官方网站!

告别大兴安岭,探秘中国雪乡!
简简单单 简简单单 2018-07-18 15:46 3865人已阅 0人赞过 西北
一个人,一部车,一支烟,一脚油门儿,77天,23000公里

(注: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:一脚油门儿,作者:汽车之家论坛红人馆老司机Kobe)今天是出门的第58天。


也是长篇公路旅行纪实《一个人,一部车,一支烟,一脚油门儿,77天,23000公里:轿车穿越西藏、新疆、呼伦贝尔、大兴安岭,放逐灵魂去追那些诗和远方》的第十七章:无冰的冰城,少雪的雪乡


在本章中,我沿加漠公路一直向南开,经加格达奇到达哈尔滨,稍作休整之后继续南下,来到了位于牡丹江的中国雪乡。我到雪乡的时候当地还处于淡季,积雪很薄,游人也很少。不过当大红灯笼高高挂起,照映着薄薄的积雪,我还是被这份温情深深打动。


2017年11月5日:塔河 - 加格达奇 - 哈尔滨

昨夜在塔河这个地方休息的还可以,早上起来发现玻璃水槽的管子冻裂了,还好我机智的将管子顺势插入水槽,打玻璃水试了试,发现还能用。顺带科普一下:塔河县是中国最北部的两个县份之一,另一个当然是漠河啦,塔河县位于大兴安岭地区的中心地带,它同时也是中国重要的林木生产基地,全县以森工采运业为主。


从塔河到加格达奇这一段,就是之前做攻略查资料时得知加漠公路中路况较好的那一段,实际走下来发现路况确实比昨天漠河到塔河这一段要强很多——基本全程水泥路,部分油路,畅通无阻。然鹅,正因为如此,我被拍了2次超速,回来之后收到罚单我回忆了半天都想不起来测速探头到底藏在哪里。所以以后大家在走这段路的时候一定要当心,短短200多公里,暗藏探头啊!


我上午11点多到的加格达奇,一个好异域的名字,其实这并不是一座城,而是一个区,至于它到底是属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的一个区,还是属于内蒙古鄂伦春旗的一个区,我到现在也没搞清楚,有懂的朋友欢迎给我解答一下。加格达奇区素有“林海明珠”、“新兴林城”和“万里兴安第一城”之称,森林覆盖率约为64%,这里山奇林秀,景色峻美,气候温和湿润,水草丰腴,施业区内林木葱郁。年平均气温为-1.2℃,无霜期为85天至130天。年平均降水量为494.8毫米,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。春秋分明,冬长夏短,冬季气候寒冷,属于高寒地区。


开了一上午车,我有些累,打算在加格达奇休息一下吃个饭再继续赶往哈尔滨,于是我沿着公路缓缓开进城区,来到一座我也不知道是哪的大停车场停下,放倒驾驶座,一闭眼就着。半个小时后我醒来,感觉精神好了许多,这时我才发现原来我停在一家KTV旁边,我打算进去借用一下洗手间,不过不晓得人家肯不肯。走进KTV,装修相当不错,前台坐了一个穿睡衣但是长得很甜美的妹子,在如此北国还能见到如此甜美的妹子实在是太哇塞了,我还没发声妹子先开口了:先生您好,几位?我当时就觉得这妹子简直太可爱了,您看我这身打扮像是来唱K的嘛,哈哈哈这里给大家描述一下我当时的穿着:厚厚的牛仔裤、高腰沙漠靴、羽绒服、棒球帽,妥妥的户外造型。我很不好意思的问妹子:能借我洗手间用一下嘛?我不唱歌。妹子稍愣了一下,但是马上就爽朗的答应了,指着里面说:在那边,您去吧。


说实话,那一刻我很温暖,这一路走来快20000公里了,这些年我也经常远旅在外,看尽人世间百态,也见识过人心的各种冷漠,刚刚的这件事虽然很小,小到甚至不值得一提,但在加格达奇寒冷的初冬却足够暖心。这个妹子一看就一脸纯真,未经世事,不过我想这也是她这个年龄最动人的地方吧。善良的人,都会好运的,希望今后还能有缘再见到美丽、善良的你!


加格达奇,这个我一直都觉得很神秘的地方,我与她的第一次擦肩而过,让我有了很温馨的回忆。又经过了一个下午加一个晚上的疯狂赶路,我终于在晚上10点多抵达了著名的冰城——哈尔滨,在这里我要见一个朋友,一个同样热爱旅行的哈尔滨朋友。她请我吃了焖锅鱼(好像是),还陪我逛了哈尔滨的一些地标式的建筑,比如松花江大铁桥:

这座松花江大桥,也就是原来的东清铁路哈尔滨松花江大桥,是松花江上最早的铁路大桥,也是哈尔滨的第一座跨江桥梁。它位于哈尔滨松花江畔斯大林公园东侧,同时也是哈市道里、道外两区的分界桥。


这其实也是一座非常有历史的桥:1896年,沙俄通过《中俄密约》,攫取了在我国修筑东清铁路的权利。1898年开始测量、设计、修筑松花江公路大桥。1900年5月16日正式动工;1901年8月22日全面完工;同年10月2日交付使用。建国后,经国家计委和铁道部批准,从1962年11月21日,开始对该桥进行全面大修,1964年5月20日,大修工程完工。

这种铁桥的构造特别适合拍人像,于是我邀请我的哈尔滨朋友给我做了个模特拍了几张,很热情爽快的哈尔滨女孩。此行东北,感觉东北人大多还是热情豪爽、乐于助人。


这个季节的冰城还不是很冷,更加没有冰雪,所以最后在逛了中央大街、马迭尔宾馆之后,我就找地方睡了。马迭尔宾馆?是的,就是那个在众多谍战电视剧中做过中共地下党秘密接头点的地方。


晚安,无冰的冰城!


2017年11月6日:哈尔滨

经过了连续几天的踏雪行驶,我终于在昨天告别了大兴安岭的林海雪原,来到了这个季节尚未有积雪结冰的冰城——哈尔滨,今天一觉醒来呢,再也看不到前几天那种连绵的雪原,我竟不时有些怀念,哈哈人嘛总是这样,错过或失去了才懂得珍惜。连日来的长途奔袭让我有些疲劳,我打算今天在哈尔滨休整一天,明天再出发去雪乡。


晚饭后我开着车随意的闲逛冰城,不知不觉来到了哈尔滨的红 Deng 区,一开始我并没有反应过来,直到我停车在路边的一家小超市买烟,发现小巷深处闪烁着的粉色灯光才意识到这里是什么区域,同时又碰到几个着丝袜短裙的年轻女郎来小超市买零食。其实出了那间屋子,她们看上去和普通姑娘并没有什么区别,爱笑爱闹爱零食……我感慨于东北女孩亦如传说中的那般美丽大方、欧美范儿,惊讶于这个“行业”现在已是如此的年轻化……与此同时我又很伤感,在如此花样的年华,这些看上去年轻、单纯的女孩却在经历着人生中也许最黑暗的时刻。然而我并不鄙视她们,并不觉得她们的人格有多么的低贱,只是她们从事的劳动并不为主流社会的价值观所接受。但我觉得她们至少,比那些通过互联网出卖色相、纯粹骗粉丝刷礼物的网红主播更值得被尊重。


一个略微有些伤感的夜晚,不想再多说什么、多想什么,就这样吧,睡了。


2017年11月7日:哈尔滨 - 牡丹江海林

来哈尔滨玩的人们大多也会去附近的亚布力滑雪场体验一下,然而这个季节的积雪远没有达到可以滑雪的程度,所以我决定不去亚布力了,直接去雪乡,就是那个被《爸爸去哪儿》带红的中国雪乡。这个季节的雪乡很可能积雪很薄,甚至没有积雪,不过我依旧打算去看看这个网红旅游胜地,到底是否有如童话一般的感觉。


从哈尔滨到雪乡,主要就是走G10绥满高速,到达牡丹江市海林县之后,再走海长旅游公路进雪乡。这个海长旅游公路,听名字就能知道它是从海林县到雪乡所在的长汀镇的一条公路,路况还可以,沿途风光也不错。不过今天我出发的有点晚,到晚上的时候才抵达海林县,我就势住下了。


2017年11月8日:牡丹江海林-雪乡

进雪乡的路,沿途风光还不错,东北的那些山山水水,很有《刘老根》里面龙泉山庄的感觉哈哈。

进雪乡的路上,海长旅游公路,沿途风光。

摄影水平有限,拍不出路边遇到的这一片大石头溪水的美感。

东北山里的水,就是清澈啊。

黄昏时候,我渐渐抵达了雪乡。由于是淡季,我可以把车子开进雪乡停放,而且不需要交120元的门票。


其实雪乡比较推荐的季节是春节期间去,不仅仅是因为那里雪景的美,更因为那里的生活氛围特别好,年味儿特别浓。春节期间,家家户户张灯结彩,喜庆的气息扑面而来;家家户户炊烟袅袅,想象下屋里的热和劲;雪乡的烟花映出天地缤纷的色彩,满眼都是欢乐的海洋。


不过在《爸爸去哪儿》播出之后,雪乡一下子人满为患,尤其以春节期间的人最多。如果有人想在春节期间去的话,一定要等到中午才开始玩,太早人反而多,因为很多人都只玩一天,所以大部分人都选择在早晨玩,而如果你有时间多住几天,那不如上午在客栈的热炕头睡个懒觉,等到了中午游人渐渐散去,你才出门开始逛再合适不过。我这次到雪乡的时候呢,由于是淡季,所以游人本来就少,不过幸运的是我赶上了雪乡2017年的第一场雪——就在昨夜,所以我也有幸看到了积雪的雪乡,尽管很薄。

夜空下一户安静的雪乡农家小院

111

积雪很少,不过在红灯笼的映衬下,雪乡的感觉还是出来了。

薄薄的一层雪

3_副本

到了晚上,夜幕落下,雪乡的大红灯笼一瞬间都亮起来,漂亮极了!

这里给大家分享一条去雪乡旅游的小贴士:雪乡的客栈,分火炕房和普通的暖气房2种,火炕房偏贵。如果想体验原汁原味的东北民俗,可以选择火炕房睡一夜,感受一下。其他像二人转什么的,可看可不看吧,我觉得来雪乡玩就是逛逛感受一下这种氛围就很好啦。

尽管雪不厚,但我还是被雪乡这种浓浓、红红的温情打动,深深的吸引。

这个季节,少雪的雪乡,一样浓情满满!

大爱!


科普时间到:中国雪乡,原名双峰林场,位于北温带,属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县, 处在长白山脉张广才岭与老爷岭交汇处,占地面积500公顷,整个地区海拔在1200米以上。雪乡雪期长、降雪频繁,有“天无三日晴之说”,夏季多雨冬季多雪,积雪期长达7个月,从每年10月至次年5月,积雪连绵,年平均积雪厚度达2米,雪量堪称中国乡村之最,且雪质好,粘度高,素有“中国雪乡”的美誉。每年的1,2月份是看雪的黄金季节,到5月份雪基本就全化了。下面还是晒几张别人拍的旺季的雪乡吧,最经典的雪乡的样子:

图片来自网络

5

图片来自网络

图片来自网络


好了这章就写这么多,在经历了雪乡的宁静与温情之后,我即将启程前往长白山,然而就在从雪乡抄近路赶往长白山的路上,我遭遇了到目前为止我十几万公里的驾龄中最严重的一次事故,我也因此而付出了非常惨重的代价。欲知后事如何,且听下回分解——




相关评论

发表评论

提交 验证码: 昵称: